找到相关内容86篇,用时138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如何做一个标准居士(一)

    见解,而叫做证悟或者智慧——无我智慧、空性智慧;从禅定中出来以后,平时在日常生活当中也有这个观念或认识──毫无疑问,一定是空性,一定是无常,这一般不叫智慧,以智慧和见解来区分的话,就叫做见解。 ...由于科技不断地跃进,不少学说都无法逃脱被超越、被推翻命运,但为什么千百年来独有佛学说屹立不动呢? 因为佛是证悟者,已经攀上智慧圆满顶峰,由制高点往下俯瞰、往下解释这些事情,所以佛法就不...

    慈诚罗珠

    |居士|见修行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3/08143136179.html
  • 札嘎仁波切著:山法宝鬘论(二)

    烦恼,而一切业与烦恼根源归根结底就是我执与俱生无明,要想铲除贪执对境,必需有证悟无我智慧,因为自相续中只有真实不虚地生起了这样无我智慧,依之圆满广大智慧资粮、从而才能够获证如意宝般二资圆满...对具有清净戒律、秉性善良、信心极大、勇猛精进、智慧超群等功德他众态度不敬,恶言中伤、不屑一顾,自己只是对经典内容略知一二,便自以为是觉得自相续中已经生起了相当殊胜证悟境界,不愿意依止善知识与...

    札嘎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3442028.html
  • 共生共荣——佛教生态观(二)

    人生本质,树立缘起无我世界观、人生观,是塑造人格关键。所以,《金刚经》中说:“以无我、无人、无众生、无寿者,修一切善法,即得阿褥多罗三藐三普提。”照见诸法无我智慧和离一切...《华严经》等经典中都有,其中《华严经》把卢舍那佛与构筑华藏世界联系起来。卢舍那,梵文意思是“光明普照”,也是太阳别名。卢舍那佛具有一切智慧和最高觉悟,有法身、报身、化身,而且...

    刘元春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0943180.html
  • 内观禅修探讨

    、色法、因法与果法。这些也称为「行法」。看见一切行法为无常、苦及无我智慧称为「内观」。 7. 练习内观时,禅修者必须轮流觉察三相(无常、苦、无我),一时于内五蕴,一时于外五蕴,一时于色法,一时...分析这些极微并且辨识每一极微里四界,以及依据各自相、味、作用、现起、足处,来辨识所造色。能够辨识这些东西智慧称为「色分别智」。这时,他将亲自以正见体证并洞见色法究竟实相。(页85) 8. 接着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72043746.html
  • 西藏生死书(5)

    最大敌人(我执和我爱)战争中,最强大盟友莫过慈悲行。慈悲(奉献自己给别人,承受别人苦难而不自我爱惜)加上无我智慧,可以有效摧毁虚假自我古老执著,灭度无尽轮回。这就是为什么在传统里,我们把...把你和临终者拉得更近,有助于打开一个比较自由沟通。有时候临终者远比我们清楚他们需要什么样帮助,我们需要知道如何引出他们智慧,让他们说出他们所知道。西斯里·桑德斯要求我们要提醒自己...

    索甲仁波切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40144523.html
  • 大乘“慈悲”观念与孟子“恻隐之心”之比较

    以为慈悲是徒然之举,是毫无意义行为。而悲悯之心强,在怜悯众生之时,易于受到感情牵绊,便难以保持缘起  页129  性空诸法无我智慧。如果能够悲智双运,不偏任何一边,具慈悲心时不妨能观诸法缘起实相...方式也都不同,而两种观念发展方向也并不一致。  佛教慈悲预想了六道轮回世间,故慈悲在于拯救一切众生度脱生死轮回,其方式是要众生开发其无我无执智慧,故即便在行慈悲之际,也必须“无所住”(无缘...

    郭朝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5446196.html
  • 释尊禅修过程

    手印等),也不在于禅修过程中出现光影、佛相、神通、喜乐等等,而是要能在行住坐卧中,内心清楚明白而不乱,以觉性贯穿其中,以无我智慧面对生活起伏,使自己能寓修行于生活。如何培养觉性,可说是禅修枢纽...不能得于无上正道。   此处,释尊心中所生起三个譬喻是:(1)湿木湿钻,(2)湿木干钻,(3)朽木钻子,都不能生火,这是由于身虽离欲,心犹爱染,再多苦行也生不起智慧之火。   在《萨遮迦大经》...

    林崇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2347805.html
  • 《中国禅学思想史》的方法论评析

    专门阐释和发展,特别是以“无我”破除了个体灵魂(人)和宇宙精神(神)实在性,也不再以禅定为修行之终而是把禅定视为获取无上智慧手段,甚至把佛教一些基本思想和教义也融入禅之中,并进而把佛教之外各种禅称之为“外道禅”以示区别。佛教禅与外道禅重要区别,除了以“无我”为理论基础、通过禅定而追求智慧解脱之外,一般来说,还在于佛教禅排斥苦行,且不以获得神通为最高境界,同时,在修行方式上,佛教禅也有...

    杜保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4654825.html
  • 常与无常——《物不迁论》及相关问题再探讨

    入手,进而理解到诸法无我,以此无常无我智慧调整身心,断除烦恼,最后证入不生不灭涅槃。无常可以理解为进入无我(空观)入口,也可能是行者自始至终所持正见[4],基于前者,罗什说“无常是空之初门”。...毕竟空、物不迁、如来常住[16],有着递相说明内在逻辑。这种逻辑如实展现,却不是理性论证问题,而是自内证实践智慧所要达到目标,因此,本论与罗什所传法华三昧观法同样具有实践品格,甚至可以认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43156932.html
  • 杰仁波切著:新觉醒(1)

    地位或收获。正确说,禅修是为了培养超越世俗洞察力,好让我们可以实现无我,唯有如此,苦恼才能永远、完全从我们身心之中移除。  想要在心续当中生起无我智慧,首先必须要先明了空性、或无我...,是一个借以深入佛法很好入门书;对于尚未学佛朋友而言,透过它来亲近佛法也必然能够获得正确了解。这真是一本非常难得书,尊者智慧与慈悲超越了我那拙劣文笔所能表达,如果有任何偏误,都是我自身...

    杰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5759029.html